地 址:南寧市,青秀區(qū),青環(huán)路90號,匯東酈城
手 機:187-7695-7568,156-0771-1636胡先生
加固傳真:0771-5382737
郵 箱:973837323@qq.com
網(wǎng) 址:http://flyv.org/
廣西碳纖維加固的施工質(zhì)量怎么保障:
廣西金固建筑科技有限責任加固公司對外粘增強纖維織物或其預成型板工程的施工過程控制和施工質(zhì)量檢驗均可以參照本文。
1.外粘纖維織物或板材加固混凝土承重結構時,其施工程序應包括:
2.粘貼纖維材料的施工環(huán)境,應符合結構膠粘劑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的規(guī)定。若未作規(guī)定,應按不低于15℃進行控制。作業(yè)場地應無粉塵,且不受日曬、雨淋和化學介質(zhì)污染。
3.防護面層的構造和施工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對各種不同面層的施工過程控制和施工質(zhì)量驗收,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4.經(jīng)修整露出骨料新面的混凝土加固粘貼部位,應進一步按設計要求修復平整,并采用結構修補膠對較大孔洞、凹面、露筋等缺陷進行修補、復原;對有段差、內(nèi)轉角的部位應抹成平滑的曲面;對構件截面的棱角,應打磨成圓弧半徑不小于25mm的圓角。在完成以上加工后,應將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并保持干燥。5.粘貼纖維材料部位的混凝土,其表層含水率不宜大于4%,且不應大于6%。對含水率超限的混凝土應進行人工干燥處理,或改用高潮濕面專用的結構膠粘貼。6.當粘貼纖維材料采用的粘結材料是配有底膠的結構膠粘劑時,應按底膠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涂刷和養(yǎng)護,不得擅自免去涂刷底膠的工序。若粘貼纖維材料采用的粘結材料是免底涂膠粘劑,應檢查其產(chǎn)品名稱、型號及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并經(jīng)監(jiān)理單位確認后,方允許免涂底膠。7.底膠應按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提供的工藝條件配制,但拌勻后應立即抽樣檢測底膠的初黏度。其檢測結果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且不得以添加溶劑或稀釋劑的方法來改變其黏度,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應予棄用,已涂刷部位應予返工。底膠指干時,其表面若有凸起處,應用細砂紙磨光,并應重刷一遍。底膠涂刷完畢應靜置固化至指干時,才能繼續(xù)施工。8.若在底膠指干時,未能及時粘貼纖維材料,則應等待12h后粘貼,且應在粘貼前用細軟羊毛刷或潔凈棉紗團沾工業(yè)丙酮擦拭一遍,以清除不潔殘留物和新落的灰塵。9.浸漬、粘結專用的結構膠粘劑,其配制和使用應按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的規(guī)定進行;拌合應采用低速攪拌機充分攪拌;拌好的膠液色澤應均勻、無氣泡;其初黏度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膠液注入盛膠容器后,應采取措施防止水、油、灰塵等雜質(zhì)混入。10.纖維織物應按下列步驟和要求粘貼:(1)按設計尺寸裁剪纖維織物,且嚴禁折疊;若纖維織物原件已有折痕,應裁去有折痕一段織物;(2)將配制好的浸漬、粘結專用的結構膠粘劑均勻涂抹于粘貼部位的混凝土表面;(3)將裁剪好的纖維織物按照放線位置敷在涂好結構膠粘劑的混凝土表面??椢飸浞终蛊?,不得有皺褶;(4)沿纖維方向應使用特制滾筒在已貼好纖維的面上多次滾壓,使膠液充分浸漬纖維織物,并使織物的鋪層均勻壓實,無氣泡發(fā)生;(5)多層粘貼纖維織物時,應在纖維織物表面所浸漬的膠液達到指干狀態(tài)時立即粘貼下一層。若延誤時間超過1h,則應等待12h后,方可重復上述步驟繼續(xù)進行粘貼,但粘貼前應重新將織物粘合面上的灰塵擦拭干凈;(6)最后一層纖維織物粘貼完畢,尚應在其表面均勻涂刷一道浸漬、粘結專用的結構膠。11.預成型板應按下列步驟和要求粘貼:(1)按設計尺寸切割預成型板。切割時,應考慮現(xiàn)場檢驗的需要,由監(jiān)理人員按本規(guī)范附錄U取樣規(guī)則,指定若干塊板予以加長約150mm,以備檢測人員粘貼標準鋼塊,作正拉粘結強度檢驗使用;(2)用工業(yè)丙酮擦拭纖維板材的粘貼面(貼一層板時為一面、貼多層板時為兩面),至白布擦拭檢查無碳微粒為止;(3)將配制好的膠粘劑立即涂在纖維板材上。涂抹時,應使膠層在板寬方向呈中間厚、兩邊薄的形狀,平均厚度為1.5mm~2mm;(4)將涂好膠的預成型板貼在混凝土粘合面的放線位置上用手輕壓,然后用特制橡皮滾筒順纖維方向均勻展平、壓實,并應使膠液有少量從板材兩側邊擠出。壓實時,不得使板材滑移錯位;(5)需粘貼兩層預成型板時,應重復上述步驟連續(xù)粘貼;若不能立即粘貼,應在重新粘貼前,將上一工作班粘貼的纖維板材表面擦拭干凈;(6)按相同工藝要求,在鄰近加固部位處,粘貼檢驗用的150mm×150mm的預成型板。12.纖維織物可采用特制剪刀剪斷或用優(yōu)質(zhì)美工刀切割成所需尺寸。織物裁剪的寬度不宜小于100mm。13.纖維復合材膠粘完畢后應靜置固化,并應按膠粘劑產(chǎn)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固化環(huán)境溫度和固化時間進行養(yǎng)護。當達到7d時,應先采用D型邵氏硬度計檢測膠層硬度,據(jù)以判斷其固化質(zhì)量,并以邵氏硬度HD≥70為合格,然后進行施工質(zhì)量檢驗、驗收。若邵氏硬度HD<70,應揭去重貼,并改用固化性能良好的結構膠粘劑。14.纖維復合材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質(zhì)量可用錘擊法或其他有效探測法進行檢查。根據(jù)檢查結果確認的總有效粘結面積不應小于總粘結面積的95%。探測時,應將粘貼的纖維復合材分區(qū),逐區(qū)測定空鼓面積(即無效粘結面積);若單個空鼓面積不大于10000mm 2 ,允許采用注射法充膠修復;若單個空鼓面積大于或等于10000mm 2 ,應割除修補,重新粘貼等量纖維復合材。粘貼時,其受力方向(順紋方向)每端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若粘貼層數(shù)超過3層,該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00mm;對非受力方向(橫紋方向)每邊的搭接長度可取為100mm。15.加固材料(包括纖維復合材)與基材混凝土的正拉粘結強度,必須進行見證抽樣檢驗。其檢驗結果應符合下表合格指標的要求。若不合格,應揭去重貼,并重新檢查驗收。16.纖維復合材膠層厚度(δ)應符合下列要求:(1)對纖維織物(布):δ=(1.5±0.5)mm;(2)對預成型板:δ=(2.0±0.3)mm。17.纖維復合材粘貼位置,與設計要求的位置相比,其中心線偏差不應大于10mm;長度負偏差不應大于15mm。
責任編輯:http://flyv.org